显微镜百科
复合材料,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构成成分组合
所属分类:显微镜百科 点击次数:500 发布日期:2022-06-20
网站网友点击量更高的文献目录排行榜:
点此链接
复合材料,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构成成分组合 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定义 聚合物主要包括橡胶、合成树脂和合成纤维。由于聚合物具有价廉、质轻、耐化学性、易加工成型等一系列特点,从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工农业和日常生活中。然而,对用作工程结构材料或功能性用途材料,单一的聚合物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强度、韧性、耐热、隔热保温、隔音消声、抗静电等。为了进一步拓宽聚合物材料的应用范围,需对其进行改性。一般说来,聚合物改性主要分为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两大类。其中,物理改性主要包括共混改性和填充改性。实践证明,若将粉状或纤维状的有机、无机、金属或非金属材料通过某种方式(如共混填充等)与树脂复合,则制成的复合材料可赋予其更优异的性能,如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良好的抗冲击韧性,或其他功能性质如隔热保温、隔音消声、抗静电和阻燃等。 所谓复合材料,就是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构成成分巧妙的组合,就能实现各成分在单独状态下所不能发挥的高度性能。就形态结构而言,复合材料是一个连续相与一个或多个分散相的复合,或两个或多个连续相与一个或多个分散相在每个连续相中复合的材料。通常称连续相为基体,而分散相则为填料,起增强、增韧、增刚或其他功能特性等作用。这里所说的“相”,并非热力学概念中的相,而是指材料体系中的一个结构均匀部分。从使用角度来看,复合材料的目的在于改善(提升)其力学性能或某种功能。据此,复合材料的定义可表述为:由两种或两种以上连续相物质进行复合,其中一相起增强某种性能或功能作用,另一相则对其起敛集粘附作用,所形成的复合物各组分保持原物质的同一性,并使复合物的性质有重要的改进。按此观点定义的复合材料,称之为狭义复合材料。习惯上将上述两相称之为填充材料和基体材料。 综上所述,可给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定义为:以聚合物作为基体材料的复合材料称之为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或高分子基复合材料。 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命名 为反映事物的特征和便于记忆,聚合物复合材料通常根据填充材料与基体材料的名称来命名。其中,将填充材料置前,基体材料放后,再加上“复合材料”。为书写简便,也可仅写它们的缩写名称,中间用一斜线隔开,后面再加“复合材料”。例如,碳纤维和环氧树脂构成的复合材料,可写成“碳纤维/玮氧树脂复合材料”,或“碳/环氧复合材料”。在国外文献中,也有将基体材料置前,填充材料放后的表示形式,如“环氧树脂/碳纤维复合材料”。此外,还可在填料与树脂之间加上“填充”或“增强”,如“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硅藻土填充聚丙烯复合材料”等
关注页面底部公众号,开通以下权限:
一、获得问题咨询权限。
二、获得工程师维修技术指导。
三、获得软件工程师在线指导
toupview,imageview,OLD-SG等软件技术支持。
四、请使用微信扫描首页底部官方账号!
相关新闻
- 金相显微镜的结构、原理及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如何观察金相组织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会遇到的哪些误区 [2023-07-07]
- 金相显微镜厂家:金相试样的平整与磨光 [2022-07-30]
- 仪器创新对我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2-07-30]